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作者: 时间:2022-01-08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

为适应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需要,推进学院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带动学院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结合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的具体情况,特制定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十四五”(2021-2025)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頋

“十三五”期间,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的支持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的全局,以效率、质量、风气作为学院工作的关键词,较好地实现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学科专业建设

1.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434人;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在校研究生37人。

2. 2015年自动化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9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授权,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3.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2018年获得教育部授权,计划2021年开始招生

4.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2015年开始招生,并获批河北省第二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评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一流专业。

(二)教学工作

1.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完善了教学档案的归档,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教学督导工作,每年均召开全院毕业设计、校外实习、就业工作动员大会,保障了日常教学的有序运行。

2.课程建设。《农业机械学》、《工程力学》2门省级精品课通过了精品课验收评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工程(机械)制图》、《电气测试技术》《高电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技术创新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获批校级网络公开课程。

3.教学研究。完成省级教研项目2项,在研省级教研项目4项;已结题校级教研教改项研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0项。

4.教学改革

(1)构建了课程实验教学、校内实习、课程设计、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四个统一,一个全面”校内实习实训模式。校内实习实践环节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了“实习内容与认证培训相统一、能力目标与认证要求相统一、成绩评定与认证考核相统一、指导教师与培训讲师相统一以及实验室面向师生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

(2)探索了“企业讲师团”校企合作授课新模式,聘请了山船重工、市无线电管理局专家来校讲座,探索了专家讲座、教师科普短视频推广和创新创业周活动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

(3)研究生培养围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与学位论文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了基础实验通用平台、综合实验专用平台、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三个层次组成的实验实训平台。

(4)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8级起设立校企合作的“鹏英专班”定向选修培养,开创“统一招生过程定向”的新工科培养模式。

(5)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标准的编写和修订工作;组织论证并修订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干课程全部实现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分离。

(三)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优化实验室布局。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新增实验室面积约200平方米,完成了机械零件实验室、制图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金相实验室、电气控制与维修电工实验、实训室的搬迁及实验室布局调整, 新建机械系统传动创新组合设计和液压实验室,设置了“机电学院应用型转型建设师生实物作品展”。

2.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五年来,学院共争取教学仪器设备投入320万元,其中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建设资金项目130万元,学校应用型大学专项100万元,学校投入90万元,完成了机械机器人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电工实验台、机械系统传动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压力形成及液阻特性液压教学实验台等实验仪器设备采购,更新了电工技术及电路原路实验台,增加了电力电子实验台、电气控制与维修电工实验台、实训室用计算机等实验仪器设备。

3.加强实验室文化、制度建设。加强了实验室、实习工厂、办公室等场所的环境氛围建设,制定了“兼职管理实验室(功能室)教师的工作职责”、“实习、实验材料库房管理规定”、“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实习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促进了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4.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增益海家里金海食品有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燕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有2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省级1个,校级8个,省级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通过验收。

(四)科研工作

1.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与企业合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河北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市厅级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9项,省级社科成果奖1项,授权专利3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45篇,其中EI、SCI检索4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2.学院持续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领域不断增强,由我校牵头与企业共建了“光伏组件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光伏组件封测设备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中心。

3.建立了农机与工程机械、光伏产业、智能制造和衣车配件制造产业科技特派团4个,借助技术和科研优势解决企业难题,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师生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葡萄出土记》、《吐泥成石》、《织草铁将军》在央视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播出。

4.教师参与录制的科普短视频节目“揭秘无线电”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社等新媒体客户端进行了转载播放,在我校举行了全国首映仪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1.坚持引进与培养两条腿走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学历进修、企业锻炼和参加各类培训,提高应用型能力;多措并举,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2.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博士研究生12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88.7%)。

3.五年来,积极组织10位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教师参与校外实习教师累计19次,参加各类考察、培训33人次。

(六)学生培养

1.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示范于学生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五年中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在辅导员班主任各级各类的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校级奖励9人次,市级奖励1人次,省级奖励5人次。

2. 持续推进就业培训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五年来,学生研究生录取率近2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协议就业率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15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96项。

4. 丰富学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电子爱好者协会”“3D设计联盟”等专业社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评全国十佳社团,连续被评为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连续3年校运动会总分蝉联总分第一,4年获精神文明单位称号,3年获得践行阳光体育活动先进集体,4年五四红旗团委。

(七)党团工作

1.高度重视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学院领导班子换届,保持党政班子团结、开拓、勤奋、廉洁、高效,党政班子主要工作处于优良状态,党委为学院中心工作保障有力,有关指标达到良好以上,2020年学院党委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2.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获批建设1个省级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支部被评为校级“一院一品”样板党支部,2个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党支部。

3.通过团干培训、开展一团一品特色团支部建设和党校培训等活动,激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活力,提升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创建8个校级一团一品、品牌团支部。五年发展学生党员310余人,转正170余人。

4.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清正廉洁,届内没有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学院保持和谐稳定。扎实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依法依规进行党务、政务和财务公开,从规划制定、经费预算、工作量计算到评优评先等,全部实行公开、公示。

(八)管理工作

1.修订了《教师教学工作计算办法》、《津贴分配办法》等规章制度,保证涉及教师利益的评优评先、津贴分配、工作量计算等公平、公正、公开。

2.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的决策与督导作用,实行了归口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院和科学决策,学院风气整体和谐,各项工作分工有序、领导班子团结高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梯队不合理。

2.实验室面积不足,发展乏力,仪器设备数量及档次与同类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教师教研和教学改革、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作战能力强的科研团队依旧未能形成,科研实力薄弱,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4.应用型大学建设以及专业综合改革的观念转变不到位,有效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不够,如何通过机制体制调动全体教师的改革积极性急需破解的首要问题。

5.研究生教育只有一个专业硕士点,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研究生管理队伍和专兼职结合的导师队伍亟待形成。

6.学院教风、学风、考风、会风、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加强。

7.实践教学实施体系有待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有待深入挖掘。

8.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学生就业压力、学生就业意识偏差、就业积极性薄弱而带来的就业方面的问题正逐步显现。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三三二三”发展战略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以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实施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在办学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努力使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得到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践和科研平台融会贯通,产教融合学院建设取得突破,教学科研实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校内一流、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二級学院。

2.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校本科、研究生人数保持在1600人左右,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2)学科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申请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2个本科专业,同时推进现有招生就业情况不好专业的分流转型,本科专业数达到6个。积极准备增设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3)师资队伍。内培外引,学院总数达85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左右;具有高級职称人数达3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师资队伍60%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4)协同创新。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获批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10项,通过鉴定成果2-3项,获批授权发明专利3-5项。

(5)社会服务。主动融入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合作申报政府项目5项以上,并争取立项3项以上,争取横向研发经费200万元。

四、重点任务

(一)办学规模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校本科、研究生人数保持在1600人左右。

(二)学科专业建设

1. 结合教学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契机,抓住机遇,拓展学科领域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学科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并制定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坚持不懈的抓落实。

3.依托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点,打造新的重点学科,对照国家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要求,挖掘相关资源,积极准备增设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4.力争新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2个本科专业,并做好招生与培养工作,同时推进现有招生就业情况不好专业的分流转型。

(三)人才培养

1.落实新工科培养平台建设。完善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扎实筑牢教育教学根基,切实推进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完善新工科教育课程体系。将新工科教育和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加快精品示范课程、教研立项及奖励、教材等标志性、示范性、高质量教学成果的形成,培育和建设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力争建设省级一流专业1个以上,省级一流课程2门以上,省级以上教研立项3项以上,出版教材2部以上。

4.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深入开展专业建设。以专业认证要求为建设目标,启动专业认证准备工作,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在学生培养、培养标准、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建设,着重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5.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依托网络综合教学平台慕课、微课、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混合式课程建设引领,带动所有课程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将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深度融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6.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校内基础实验通用平台、专业化实训平台和校外综合实践平台三级平台融会贯通,探索集教师企业实践、本硕学生实习实践、教师科研和学生就业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基地(工作站)建设新模式并形成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试点产业园区合作模式,努力建成1所依托园区的产教融合学院,探索“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

7.推进“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校内实习实践环节引入职业资格认证改革,形成“实习内容与认证培训相统一、能力目标与认证要求相统一、成绩评定与认证考核相统一、指导教师与培训讲师相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

8.完成学校下达的继续教育、省培国培、技能认证等工作。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并制定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长期坚持抓落实。使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和学缘等结构科学合理,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基本满足学科发展、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各专业按生师比控制专任教师总数,正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达到10人以上,高级职称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20%以上,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科研实力,注重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多措并举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并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3.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交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参加国际国内会议不少于12人次(即平均每年每学科1人次);注重青年教师技能培养培训,支持鼓励青年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考评员证书,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数达到全院教师总数的60%以上。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专业技能,坚持从企事业聘请部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或特聘教授, 构建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4.推进团队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加强团队建设,基本实现“人人进团队”(教学或科研);整合并加强师资,组建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导师团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1.加强平台建设。发挥科研平台的引领作用,重点做好省科技厅“河北省光伏组件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省发改委“河北省光伏组件封测设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及验收工作,形成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

2.着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以两个省级中心、机电检测技术研究所、科技特派团、研究生导师团队、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为载体,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明确努力方向,压实岗位职责,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软硬件保障。

3.力争取得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省市(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力争由我院教师主持承担的可支配科研经费达到100万元以上。

4.组织校外专家、教授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学术报告6-8次;鼓励和支持教师发表高水平论著,发表论文总数50篇以上,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0篇以上。

5.产教融合,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依托两个省级平台,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服务秦皇岛区域光伏装备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工学学科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品牌。

6.按照服务地方、服务企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签订产学研协议,提高项目申报的数量和质量,争取到位科研经费显著提高。积极做好科技特派团工作。力争建设3-4个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单位和20个以上校外实习基地。

(六)学生工作

1.推进优良学风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完善学生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构建学风预警帮扶体系,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同时抓教风建设,研究和探索学风和教风根本好转的途径、方法。

2.坚持立德树人,筑牢育人根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一体化、多维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持续落实“六个制度”,把安全稳定贯穿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学生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突出担当作为、注重实绩的评价导向。

4.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精准发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就业质量,本科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协议就业率不低于实际就业人数的50%。

5.加强以专业知识、工程实践或科研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学生社团建设,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领导保证。高度重视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政班子团结、开拓、勤奋、廉洁、高效,党政班子主要工作处于优良状态。

2.党建目标考评达到良好以上,党委为学院中心工作保障有力,有关指标达到良好以上。关心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

3.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的研究,面上的工作重点解决“散”的现状,党内工作主要是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保障作用发挥,保持教工整体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4.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清正廉洁,届内没有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学院保持和谐稳定。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和院务公开,力争使学院办学条件逐步提高。

5.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肓作为教风建设的首要内容,常抓不懈,不断优化肓人环境,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形成忠诚教肓、敬业爱岗、以生为本、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品格。教学技能是优良教风的根本保证,学院将通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课堂教学竟赛、到企业挂职、在职研修等多种途径或形式,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设。

6.全面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班风学风优良,学生违纪率低于3%,无重大学生伤亡事故发生。

(八)民主管理与和谐学院建设

1.推进依法治院,建立和健全各级岗位目标责任制,健全岗位职责,理顺各岗位、各部门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按学校文件核定岗位编制。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管理,防止管理缺位或错位。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的决策与督导作用,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院和科学决策。

2.完善学院规章制度,使学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严格执行归口负责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学院的资产、账务管理工作,形成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

4.以开发区综合实训大楼建设为抓手,推进设备资源整合与实验室管理体制重构,实现“四个统一,一个全面”,即实验室统一使用,实验用房统一分配,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实验工作人员统一安排,实验室面向师生全面开放。

5.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院和谐稳定发展,推动学院整体水平的提升。

五、工作思路与保障措施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教学型学院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竞争力,为河北科技师范大学的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以凝炼方向、强化团队为突破口,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文化和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学院凝聚力。

(二)保障措施

1.发挥教学部管理教学的中坚作用,通过教学任务安排、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杠杆,调动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教师自觉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2.培育一流课程、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等标志性的教学成果,明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研究(论文)等教学成果的培育方案和计划,制订教学建设项目和非经常性任务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政策。

3.完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教学督导制度,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检查力度。

4.加强学院科研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和改善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

5.凝炼和调整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增强团队优势,出台相应的科研激励政策,保证从事科研工作的政治经济待遇,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6.加强学院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比较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工作数据统计平台,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方便。

7.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不脱产进修学习及攻读博士学位,善于培养和发现优秀人才。

8.加强毕业生用人单位网络的建设工作,建立经常性的人才培养校企互动机制。聘任一批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学生预就业等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

地址:河北省昌黎县城关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昌黎校区  邮编:066600 

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您@版权所有 2014 电子邮箱:jdx9014@126.com